台灣能夠從德國研發學到什麼?
德國在這過去十年來的工業生產指數佔全國GDP總值並沒有往下掉,反而可以持續和前仆後繼的亞洲生產商抗衡並且爭奪歐洲甚至世界的出口市場。究竟是有何秘密,為何德國還是可以維持如此高的工業生產總值呢?
鐵三角互信合作管道
其中一個可能答案是德國工業和學術領域之間的互信合作管道(network of technological institution)已成形。事實上,從大學實驗室的原創概念,政府資助科技機構的實際應用化,到工廠商業化及規模化生產這條道路,德國政府民間和學術單位很認真地鋪設這鐵三角關係。
專注問題本身
德國民間企業和學術單位合作關係相比於美國大企業對於學校大筆校友捐款的方式有者決定性不同。德國民間企業都會拿者非常確切具體的問題去尋找大學實驗室的協助,其牽涉到包含新機械設備設計,新素材應用,以及製程成本效率改善等。另外較特別,德國政府特別資助機械設備實驗室,讓其專注於新科技應用於傳統生產製程效率改善,並在授權給設備商使用推廣到中小企業中,藉此降低中小企業的生產成本並且連帶培植本土設備商實力。機械是工業之母,無人機械則是現代工業之母。
投資長期
在近代數十年間,德國不管大或中小企業都已有和學術單位或政府贊助研發單位合作的經驗,合作關係經常是長遠而非短期。隨者時間演變,企業和學術單位也都有前例可循,了解怎樣資訊是該公開分享,那些則應屬機構所有的,特別是在於專利權等。有者這樣淺規則降低交易成本,學術間和私人企業才能持續坦誠合作。德國公司和學術單位的互信並且維持良性競爭的關係在世界上是非常少見的。另外德國企業多半是家族企業,家族企業雖然有者眾多缺點,但在決策過程是比私有企業快速。另外沒有討好華爾街的壓力,因此對於學術單位合作專案並沒有快速求取回報的壓力,投資報酬回報時間可以長到五年以上。
事實上,德國此制度的缺點其實也顯而易見,隨者參與的利益團體變多,其創新是屬於緩慢相比於美國大型科技公司的雄厚資本,在快速推陳出新的電子產品競爭中,德國此種文化則較為不濟。
德國將此合作方式持續推廣到新興產業上。德國學術單位通常擅於在現有工藝產品中持續注入新的技術,改善再創新。讓新技術可以應用商業化於原有產業中,並增加原有產業的競爭力。公司和大學痛過政府第三方的機構,共同承擔風險也分享利潤和名聲,創造雙贏局面。
舉例來說,德國弗勞恩霍夫機構(Fraunhofer institution)是德國也是歐洲最大的應用科學研究機構,成立於1949年3月26日。目前總共有80多個研究所,年經費10億歐元,總部位於慕尼黑。
基本上,每個研究專案,政府大都會出資50%補助,剩下透過學術和企業間協調。這個科學研發單位目的是將大學實驗室最新的技術商業化,規模化。並在此應用技術移轉給企業生產。此單位等於在學校和企業間中扮演的中間人。其有三大好處:
- 多點群聚效應
此組織支部分散全國各地,各專注於不同科技領域,並配合當地生產重心,加強群聚效應。醫療,生技,金屬材料,航太,汽車,製造等。這邊有德國弗勞恩霍夫機構的支部完整研究機構主題連結。 - 導引研發需求更為公開合作關係,將學術研究方向導引到目前業界實際面對挑戰為主,或也可說是以產業利益為重。
- 中小企業升級有效的提升中小企業的生產模式,中小企業本身對於製程研發改善是有其極限,受限於資本和人才匱乏,在大規模資本投入要求下的機械改善競爭遊戲上是無力負擔的。因此政府透過第三方間接幫助企業,做產業生產升級,並且政府手中研發機構握有專利技術權等,期也不等同幫助特定企業。此方式比直接透過政府支助現金到私人企業手中更為細膩。讓製造業不在只是製造業,而是乾淨明亮高科技的製造業。
附註:
- 德國弗勞恩霍夫機構維基百科介紹 http://en.wikipedia.org/wiki/Fraunhofer_Society
- The U.S. Could Learn from Germany’s High-Tech Manufacturing http://www.scientificamerican.com/article.cfm?id=us-could-learn-germany-high-tech-manufacturing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